黎譜:越南藝術拍賣的王者【人物篇】

2022年4月27日,香港蘇富比以1792萬港幣敲下了越南藝術第二高的拍賣紀錄,比預估價足足高出了9倍。創作這幅《庭園人物》的藝術家就是擁有「越南馬諦斯」之稱的黎譜,他刷新個人拍賣紀錄的次數高達659次,總成交額達6142萬美元,也是越南當代藝術中表現最好的藝術家。

命運多舛的童年

黎譜是如何 在20 世紀領先越南裔畫家? 這一切都要從他的童年開始說起。

1907 年 8 月,越南河東郡,黎譜(Lê Phổ)出生在一個尊貴家族,他的父親黎桓曾是河內總督,為家族帶來了豐厚財富與威望。濃眉大眼、面貌清秀的黎譜,從小給人的印象是文靜、內斂且彬彬有禮,衣著整齊乾淨。然而,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他,卻有著命運多舛的童年。

黎譜的父母親在他年幼時不幸接連去世,只能依靠已成家立業的兄嫂,但嫂嫂對他冷淡無情、百般刁難,寄人籬下的黎譜,只能默默忍受不公平的對待,也許這就是造成他安靜內向性格的原因。

黎譜藝術生涯的序幕

16 歲的黎譜展現了對繪畫的天賦和熱情,先是自學成才,而後進入了河內職業學校。這裡原本是專門教導關於陶瓷、刺繡的工藝學校,但當時的校長古斯塔夫(Gustave Hierholtz)上任後,開始重視繪畫課程,黎譜也就在這裡奠定了紮實的繪畫基礎。

梅忠恕左2_黎譜左1_維克多.塔迪厄 中間

1925 年,年僅18 歲的黎譜聽說河內即將成立越南第一間美術學院,便迫不及待地參加徵選。抵達現場後,大批的報名者讓黎譜驚呆了。根據統計,首批參加徵選的學生大約有 270 名,經過激烈的競爭,最後脫穎而出,成為印度支那美術學院第一屆的 10 位學生之一。

黎譜_女人的髮型 (1940s, 絲綢, 33×24.8cm)

在印度支那美術學院的 5 年中,黎譜不僅學習到西方藝術的技巧和知識,更受到校長維克多.塔迪厄(Victor Tardieu)不斷地鼓勵,勇於嘗試各種越南的傳統媒材,例如絲綢和生漆等,並將其巧妙運用在創作中。或許是因為他成長於絲綢的故鄉,黎譜選擇以絲綢為媒介,展現自己獨特的才華,而在主題方面,黎譜則是特別喜愛描繪女性與花朵,作品生動而優雅。(延伸閱讀:改變越南美術史的法國藝術家:維克多.塔迪厄)

1928 年,他與好友梅忠恕(Mai Trung Thu)、武高談(Vu Cao Dam)合辦了首次聯展。雖然規模不大,卻是未來的越南藝術三傑,首次共同亮相於巴黎藝壇上。在美術學院的歲月中,黎譜遇見了如同精神上父親的校長維克多,還有一群互相砥礪的同儕,這是他人生中最美好的回憶。

黎譜的夫人曾提起,每當黎譜回憶起,臉上總是露出溫暖的笑容,他在這裡遇見了如同精神上父親的校長維克多,還有一群互相砥礪的同儕,這是他人生中最美好的歲月。

就在黎譜即將畢業時,法國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巴黎殖民地博覽會,這場博覽會主要展示法國在殖民地的成就。而美術學院的學生作品,當然就成為獻寶的工具。校長維克多精挑細選,決定邀請黎譜擔任他的助手,一同前往巴黎,這是他首次踏上國際舞台,也正式為他的藝術家生涯揭開序幕。(延伸閱讀:越南現代藝術的誕生,國際拍賣藏家追逐的輝煌世代 – 東洋美術時期)

定居法國造就畫風轉變

黎譜踏足法國的那一刻,美術學院的作品迅速在巴黎藝術界引起轟動,尤其是黎譜的創作,更成了眾人矚目的焦點。博覽會結束後,黎譜意外地收到巴黎美術學院的獎學金邀請,這份殊榮證明了他卓越的才華。

1932年黎譜啟程前往巴黎,這樣的契機,除了讓他遊覽歐洲各國,也親眼目睹了許多歐洲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大師的名畫,這些珍貴的經歷讓黎譜開拓了眼界。2 年後黎譜完成學業歸國,回到母校任教。他毫無保留地,將在歐洲的所見所學傳授給後輩們,啟發了後來許多優秀的藝術家,如阮嘉治等人。

黎譜_站在山頂遠眺 (1937, 油畫, 113x192cm)

1937 年的巴黎殖民博覽會,黎譜備受青睞,被選為印度支那畫廊的總監,而再度踏上法國土地。這在重要的時刻,黎譜下定決心要定居在法國巴黎,此後再也沒有回到越南。《站在山頂遠眺》也是同年所完成的作品,同時也是黎譜創作生涯與生命的轉捩點,透過創作抒發滿腔的思鄉之情,美麗且無瑕的南國林莽在他的筆下一覽無遺,代表著人們渴望記住越南是一片美麗而未受破壞的風景。

1943年,黎譜遷居法國南部的尼斯,這個決定,讓他見到了自己的偶像: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 與皮爾·波納爾(Pierre Bonnard)。他們共度了許多美好時光。馬蒂斯時常邀請黎譜一同欣賞他的畫作,並詳細解說每幅作品的藝術涵義。而波納爾在色彩運用和表現形式,給予黎譜許多寶貴的建議。在這二位大師們的滋養下,黎譜的創作風格也漸漸地由古典轉變成印象派。

黎譜一家人

1945年,黎譜再度回到巴黎居住,就在他享受著巴黎的熱鬧氛圍時,愛神比特的箭射向了黎譜。在一次咖啡館聚會上,他遇見了一位令他心動不已的女孩:波萊特·沃克斯(Paulette Vaux)。黎譜靈機一動邀請了當時在場的所有人前來他的工作室,並安排了第二次聚會。

但是黎譜身無分文,甚至還開口向好友梅忠恕借了一點錢,只為了再次見到這位女孩。最終,兩人在1947年成功地步入婚姻殿堂,並育有兩個孩子。儘管生活拮据,但他們的婚姻卻充滿了幸福的火花,為黎譜的創作帶來了無盡的靈感。他的作品也出現了明顯的變化,包含母親與孩子,以及溫柔婦女的形象,色彩也變得更加鮮豔。

黎譜與畫廊

在黎譜的藝術生涯中,吸引了各大畫廊的關注,其中羅曼內畫廊(Romanet)更是主動簽下了黎譜,並幫助他在歐洲各地舉辦展覽。這段長達 20多年的合作關係,讓黎譜與老闆安德烈羅曼內,彼此建立了深厚的情誼。

黎譜和美國芬德利畫廊老闆合影

然而,黎譜財務是相當拮据,就在這個時候,美國的芬德利畫廊(Findlay Galleries)卻非常看好黎譜,於是在1963年向黎譜提出了一份難以拒絕的獨家合約,而獨家就意味著黎譜必須終止與羅曼內畫廊的合作,這讓黎譜十分為難沮喪,這是一個極其困難的決定。但為了改善現實生活,黎譜最終選擇了與芬德利畫廊簽約,芬德利也不負黎譜的期待,將黎譜的畫作銷售到美國,以及世界各地的藏家手中,讓黎譜獲得了財務上的成功。

黎譜_花卉 (油畫,116.5 x 81.5 cm)

1993年,年事已高的黎譜贈送了越南一份禮物,表達對故鄉的謝意。黎譜說到:「我在法國已經生活 60年了,我雖然有法國國籍,但我從來沒有忘記我的國家。所以我精心挑選了20幅畫作,獻給越南人民,這些作品現在被收藏在越南美術館」。2001年,黎譜在巴黎走完人生的最後一哩路,享壽84歲。

黎譜不同時期的作品風格

黎譜_坐姿少女 (1934, 絲綢, 75×48.5)

黎譜一生的作品可以分為2種風格、3個時期。首先,黎譜在越南的早期作品以古典風格的絲綢畫為主,其中可以看到中國傳統繪畫的影子,且充滿了懷舊氛圍和柔和的線條。隨後,他融合了義大利的繪畫風格,把畫作中的女性呈現出天使般的歐式風情。

黎譜_兩姊妹 (1940, 絲綢, 24.5×20.5cm)

接下來,1939年到1960年代,黎譜的展覽都由法國羅曼內藝廊負責打理。在畫廊老闆的建議下,黎譜從絲綢畫轉為使用油畫創作,同時受到馬諦斯的提點下,色彩也逐漸變得豐富。他放棄了所有古典標準,進入了印象派,這一時期我們稱之為羅曼內時期,他的作品出現了有節奏的筆觸,主題以靜物和兒童婦女為主。

黎譜_花卉 (油畫, 59.5×36.5cm)

自1963年起,黎譜的作品代理權轉移到了美國的芬德利畫廊,並賣出相當多的作品。他的風格具有強烈的色彩對比、簡化的線條,經常融合了大自然的花草和亞洲女性形象,或許這是思念故土的一種鄉愁,這一時期被稱為芬德利時期。

黎譜_少女與花卉 (1975, 油畫, 72x102cm)

黎譜已成為最受追捧的越南藝術家

在過去的10年裡,黎譜的畫作價格大幅上漲,由法國、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加坡、香港收藏家和海外越南收藏家積極收藏,因為這些收藏家都知道這些畫作的價值。2017年,黎譜的作品《家庭生活》在香港蘇富比以910萬港元成交,成為目前絲綢畫中最高價的作品,也是第一幅價值超過百萬美元的越南畫作。

黎譜_裸女 (1931, 油畫, 90.5×180.5cm)

2019年更以《裸女》一畫在香港佳士得以1092.5萬港元成交,成為首件跨越千萬港元拍價門檻的越南藝術。2022年,黎譜的《庭園人物》更是以1792萬港幣成交,成為越南藝術品第二高的拍賣紀錄為越南當代藝術中表現最好的藝術家。

近年來,黎譜的畫作受到佳士得、蘇富比拍賣的推薦,尤其是在新加坡和香港,黎譜已成為最受追捧的越南藝術家。多年來,黎譜的藝術市場一直強勁而穩定,這意味著長期受到收藏家的青睞已經站穩了流通市場。